近日,為規范私募投資基金電子合同業務發展,積極響應行業訴求,保護基金投資者及相關當事人合法權益。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了《私募投資基金電子合同業務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的通知,明確私募電子合同使用規范。
《辦法》共計五章三十六條,一是明確私募基金電子合同業務的內涵、外延;二是厘清私募基金電子合同業務各方權利義務;三是明確私募基金電子合同業務服務機構登記和材料報送要求;四是明確電子合同業務運營、內控以及數據管理等業務要求;五是明確私募基金電子合同業務服務機構后續自律管理要求。

電子合同的涵義和法律效力:
電子合同包括但不限于私募基金合同及補充協議、風險揭示書、認申購單、服務業務協議、托 管協議、經紀操作協議等文件,實現合同要素字段化。
電子合同與紙質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電子合同的適用范圍:
私募基金當事人委托電子合同業務服務機構,提供私募基金當事人身份驗證、電子合同簽署、電子合同數據查詢等電子合同業務服務,適用本辦法。
電子合同的業務內容:
電子合同業務應當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一)私募基金當事人身份管理,包括身份的識別、認 證、變更和注銷等;
(二)電子合同簽署,包括合同簽署、合同補充、合同驗證、合同終止及合同解除等;
(三)電子合同數據查閱,包括但不限于可供投資者及其他私募基金當事人對電子合同的在線查閱、下載等;
(四)法律法規、自律規則規定的其他業務。
本辦法所稱合同驗證,是指為用戶提供電子合同驗簽服務,幫助用戶鑒別文件電子簽名是否有效、文件內容是否被篡改。
本辦法所稱電子簽名,是指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識別簽名人身份并表明簽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
早在2020年,中基協就起草了《私募投資基金電子合同業務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明確了電子合同業務是金融科技在私募投資基金領域的落地場景。本次出臺《辦法》,旨在進一步規范、推廣私募基金電子合同業務的同時,降低私募基金行業風險,促進私募基金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簽盾作為電子簽章系統開發服務商,自研了全證據鏈的電子合同簽約平臺,專注“區塊鏈+電子合同”模式,提供“實名認證、電子簽章、在線簽署、合同管理、區塊鏈存證、司法服務”等一站式電子簽約服務,為知識產權領域合同簽署、電子證據效力保駕護航。
簽盾自研電子簽約平臺,采用了數字認證技術,通過實名認證確保了合同簽署雙方真實身份;采用了區塊鏈、時間戳、哈希值等技術,對簽署過程中合同內容數據上鏈;并利用時間戳精確記錄簽約時間,哈希值固化原始電子文件數據,有效防止了數據篡改;確保電子合同的原始性、完整性。此外還提供配套的司法服務,全方位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