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互聯網社會,人們在合同簽約的方式中,有了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電子合同被應用到各種場景中,而電子簽章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可以說,電子簽章是保證電子合同簽約有效性的關鍵之一。
那么,究竟電子簽章原理是什么?它怎么支撐電子合同的法律依據呢?大家在使用電子合同簽約的時候,有必要對這些搞清楚。
要知道電子簽章原理,我們也許應該了解一下它的概念:
電子簽章是電子簽名技術的一項應用,電子簽名是基于國際PKI標準的網上身份認證系統,數字證書相當于網上的身份證,它以數字簽名的方式通過第三方權威認證有效地進行網上身份認證,幫助各個主體識別對方身份和表明自身的身份,具有真實性和防抵賴功能。與物理身份證不同的是,數字證書還具有安全、保密、防篡改的特性,可對企業網上傳輸的信息進行有效保護和安全的傳遞。
根據《電子簽名法》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過去使用傳統簽章,主要是通過視覺上的對比,判斷加蓋后的印章樣式和原印章是否一致,從而確定簽章的真偽。
而電子簽章原理則復雜得多,下面我就以簽盾電子簽章為例,講一下相關的信息。
用戶將合同文件上傳到簽盾平臺,或者通過合同模板生成合同文件后,系統會自動生成一份PDF文件。這個時候,用戶就可以使用電子簽章進行簽署了。
當用戶進行使用短信驗證碼、刷臉、指紋等方式進行認證之后,電子簽章上面的關鍵信息,比如用戶身份、印章信息等,就會連同合同簽署時間,一起被注入到合同文件內部。
后期我們只要通過查看簽章信息,就可以知道這份合同的真實性了。
當然,電子簽章原理其實還有很多技術性的解讀,如果大家有興趣,后續小編會給大家再做介紹。